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這些高科技單品或為你的健康“助攻” 2023-06-14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yunnan.cn/system/2022/11/11/032348089.shtml"

  《2021健康消費洞察報告》顯示,我國多數家庭的年度健康消費額在500元至5000元區間,人們越來越愿意為健康買單。今天就是雙十一了,相信許多人可能已經買了一些健康好物。  如今,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普及,智能手環、健身鏡、智能體重秤等能為人們健康添磚加瓦的智能裝備層出不窮。  那么,這些產品的原理是什麼?使用它們有何注意事項?就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骨傳導耳機:通過振動頭骨使人感知聲音  很多人在跑步、健身時都喜歡有音樂相伴,覺得這樣運動起來更輕松。目前,骨傳導運動耳機是運動圈頗受歡迎的耳機之一。該耳機不需要像傳統耳機或耳麥一樣貼近外耳道或罩住耳朵,只需把耳機掛在耳朵上,讓其平整的一面接觸到耳側的皮膚,就可以聽音樂了。  其實,骨傳導耳機的工作原理并不復雜。天津大學智能醫學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廣健解釋道,正常人形成聽覺感知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空氣中的聲波經過外耳道、中耳聽骨鏈,再經過耳蝸的處理形成神經沖動,最終傳導至大腦聽覺中樞、產生聽覺;另一種則不需要接力式的傳遞過程,只需利用顱骨振動激勵耳蝸形成神經沖動。  在日常生活中,骨傳導聲音的現象并不少見,比如咀嚼食物、撓頭或捂住雙耳自言自語,我們能夠聽到這些聲音,都是骨傳導的功勞。  骨傳導耳機就是基于骨傳導原理設計制造的。倪廣健介紹道,骨傳導耳機把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振動,通過振動顱骨使人感知到聲音。  由于能夠敞開雙耳,骨傳導耳機解決了傳統耳機長時間佩戴不適以及出汗帶來的系列衛生問題。  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目前全球12到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是造成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恰當地使用耳機導致了很多聽力問題,如耳鳴、耳聾等。  使用骨傳導耳機時,聲波不經過外耳道和鼓膜間的空氣,而是直接將顱骨結構作為傳聲介質,因此能夠過濾掉一些刺耳的電子音,讓聲音變得更柔和。倪廣健說。  當然,使用骨傳導耳機也不意味著可以任性聽音樂。倪廣健提醒道,若音量過大,即便使用骨傳導耳機,依舊會傷害我們的聽力。因此,要盡量避免長時間佩戴耳機,使用超過1小時后最好停下來休息5到10分鐘,而且耳機音量不要超過60%。  健身鏡:通過攝像頭捕捉人體動作軌跡  在后疫情時代,居家健身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健身鏡作為一種家用智能健身裝備,因能夠讓人們

關鍵字標籤:防水秤購買
網路SEO服務
提供提供多益(TOEIC)、雅思IELTS課程。
幫助想快速提升英語能力的你,培養國際英語競爭力。
外籍老師一對一英文語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