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一年300億單,又一個萬億級物流市場誕生 2022-10-24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10jqka.com.cn/20221010/c642174982.shtml"

  中國物流行業,進入分鐘級時代。  即時物流大爆發,已成為現實  萬萬沒想到,即時物流,已經迎來萬億時代。  近日,在2022年中國同城即時物流行業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美團配送發布了《2021-2022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發展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為294億單,同比增速為38%,用戶規模達6.33億人。作為對比,2021年中國快遞市場訂單量為1083.0億件,同比增長29.9%,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332.3億元。  這樣來看,近300億單的業務量,已經達到快遞市場的四分之一。同時報告預測,到2025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將達到793億單。  近800億單的市場,相當于在傳統物流之外,開辟了一個新的場域。我們簡單換算一下,2021年快遞市場平均單票收入為9.54元。以這個收入水平為基準的,即時物流,將會創造出一個不低于7500億的市場,突破萬億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則來自《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即時零售模式,僅開放平臺的規模就將達到約1.2萬億元。  作為物流行業新業態,即時物流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正日漸向全場景、全距離、全時段發展。即時物流行業最初以服務餐飲外賣行業為主,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拓展出更多品類與業務類型。  與此同時,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增強的背景下,即時物流已經成為零售市場不可或缺的新基建。  比如前段時間,蘋果最新產品iPhone14現貨開售當天,美團即時配送平臺僅耗時5分56秒,就完成了第一筆iPhone訂單的配送。  從快遞次日達,到5分鐘送達,這一切的改變僅僅發生在數年之間。  中國物流體系,也迎來了新的變革。  即時物流平臺,構建三大核心能力  關于即時零售,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簡單來說即時零售由兩部分構成,其一,即時物流;其二,即時商流。  如果要給二者做個差異化定位的話,物流就是基本盤,決定了平臺能否穩定履約,而商流,則決定了平臺的天花板有多高。  因為物流是零售的基礎,隨著即時零售的大發展,行業內對即時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大。  今年8月份,作為第三方即時物流平臺的代表,達達集團董事會大調整,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接任董事長一職,這番舉措被業界視為京東即時零售的一大步,因為依靠達達的低成本運力,可以補足京東在即時物流方面的短板。  而除了京東之外,即時物流行業還有從外賣服務鏈條分化出的美團、蜂鳥,以及從快遞網絡孵化出的順豐同城等多方玩家。其中最先組建即時物流運力的外賣平臺,在即時物流市場占盡先機。  但無論是哪種模式的即時物流平臺,行業大趨勢都離不開“向更多商流”的方向,在這個大趨勢下,極為考驗物流平臺的核心能力建設。  對于即時物流來說,關鍵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三:  首先,對于即時配送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運力的穩定性。  當即時零售的時效進入小時達階段,可能幾分鐘的差異,在消費者眼中,收貨體驗都是天差地別一樣的存在,這是對配送時效的考驗。  而消費者的需求擴張到全時段、全品類,當店家在24小時營業時,即時物流平臺如何確保“高峰期不擁堵、低潮期不停服”,這是對平臺履約韌性的考驗。  所以,為了保持運力穩定性,即時配送平臺不僅需要儲備更多運力,更要完善運力構成體系。  以美團為例,平臺騎手人數高達527萬,儲備運力十分扎實。而在運力構成方面,美團兼具更高的組織性的專送運力以及,更具靈活性的眾包運力,因此,像美團配送、蜂鳥即配這類兼具專送和眾包運力的綜合性物流平臺,穩定性更高。  其次,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的轉變過程中,原本的倉儲、揀貨、打包等流程也都被集中在一小時中。  而用戶的需求則是分散與多元化的,如何將本地供給的商流與高效的即時配送進行有機結合,成了第二個難題。  簡單來說,當配送員按時到達門店提貨時,門店內的工作人員能否準時將所有貨品檢索、分類、打包完成。這就要求平臺需要對本地供給進行改造,以提高倉儲、揀貨等環節的效率。  比如,美團平臺在2020年推出的“閃電倉”模式,通過數字化倉庫管理,顯著提高商家的運營和物流效率。而達達推出的“達達優揀”系統,為則為門店提供高效的揀貨服務,幫助商家在訂單揀貨、商品打包、訂單交付等環節提升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平臺還要針對不同類別的產品,進行差異化配送,比如生鮮需要全程冷鏈,蛋糕和鮮花需要更穩固的配送方案等。  再次,目前行業內的運力依舊以人力為主,但人力有盡時,而用戶的需求卻始終不停上漲,如何讓更多智能設備投入使用,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前文提到的那臺五分鐘送達的蘋果手機,就是依靠美團無人機配送實現的,截至今年6月,美團已在深圳4個商圈落地,航線覆蓋10余個社區和寫字樓,已經面向真實用戶完成5.8萬無人機配送訂單。  綜合來看,過去十年電商實現大發展,作為行業基礎設施的快遞體系,功不可沒。而當即時零售時代來臨,行業內對即時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要想在萬億市場中爭奪蛋糕,即時物流平臺必須加強自身的核心能力建設,為消費者,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務。  而當方向找對了,剩下的就是堅定信念,不斷朝前發展了。  中國物流行業,進入分鐘級時代  巧的是,上一輪物流行業的變革,也和一場疫情有關。  1998年,劉強東創立了京東。直至2003年“非典”爆發,給了京東一記重拳,月虧損達到50萬元以上。  不愿坐以待斃的劉強東想到了破局的方案:人們不來門店,我就送貨上門。  于是2004年,京東多媒體網電子商務正式上線。京東萬億帝國,就是從那時開始誕生的。  這只是電商大潮中的一個縮影,緊跟著電商的大發展,我國快遞物流體系也跟著迎來了變革。作為對比,在電商發展早期的2007年,我國快遞單量為12.01億單,2021年,全國快遞單量為1083億單。  現在,隨著即時零售的發展,零售的形態、用戶的需求都再次升級,作為底層支撐的物流行業也將跟著變革,中國物流行業,已經進入分鐘級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物流和消費的形態,都在跟著變化。  先說即時物流帶來的改變,因為其扎根于本地供給的特點,正在創造更多本地就業崗位,隨著即時零售業態的快速發展,專業分揀員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  數據顯示,沃爾瑪中國在兩年內累計創造了3.5萬個分揀員的就業工作機會。加上遍布全國的連鎖商超、便利店、夫妻店等市場主體,預計分揀員整體就業規模在百萬左右。  更不用提已經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的網約配送員了,作為即時物流重要的運力來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網約配送員已為約1300萬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占到全國人口基數的近1%。  除了創造更多新職業外,在消費領域,電商與“外賣”之間的區隔也越來越模糊。  最突出的一個消費趨勢轉變就是“把外賣當快遞用”,埃森哲發布的《聚焦中國95后消費群體》報告顯示,年輕一代消費者更關注“速度”,超過50%的95后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就能收貨,他們會因為配送時間模糊不清而取消訂單。  于是有越來越多的外賣小哥們穿梭在超市百貨店,畢竟相較于兩三天的苦苦等待,半小時達的消費體驗明顯更優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傳統快遞巨頭還在解決送貨上門的難題,而在即時配送領域,送貨上門已經是行業標配。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外賣當快遞用”,就會有更多的商家、平臺提供類似的服務,就會有更多的配送員、揀貨員加入這個行業……  在這一連串交易鏈條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中國物流又一個萬億市場,悄悄降臨。對于美團、京東、順豐這些局內人來說,新一輪的物流之爭開啟了。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關鍵字標籤:油壓拖板車維修
網路SEO服務
提供提供多益(TOEIC)、雅思IELTS課程。
幫助想快速提升英語能力的你,培養國際英語競爭力。
外籍老師一對一英文語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