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療雄激素性脫發的應用 | 2024-11-12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baidu.com/link?url=V4xErsGgUFf9DxnGvKqZEqWu4X2lN3AX3uFxkARUr50fVdNHOW3KEDutgm2xPh1ysr1O2RkQNwv3oLhYoPvJhq" 周大夫說皮膚nn2023-11-24 14:49 馬鞍山 | 皮膚病治療,醫學美容n關注nn 脫發是皮膚科醫生在臨床實踐中最常遇到的疾病之一。雄激素性脫發(AGA)、休止期脫發和斑禿是三種最常見的脫發類型。AGA以毛囊逐漸微型化為特征,是一種無瘢痕性的脫發疾病,在青春期和青春期后主要影響80%的男性和50%的女性。不同種族的患病率各不相同,白人男性(50%)和女性(19%)的患病率高于亞洲和黑人男性。雙氫睪酮(DHT)的存在和遺傳易感性的程度在其發展中起著致病作用。雄激素源性脫發,通常在青少年階段開始發病,在青中年階段表現出明顯的脫發。盡管這種疾病不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對美觀和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脫發程度嚴重的患者,因此患者尋求治療的愿望迫切,期望得到有效的治療以改善頭發稀少的狀況。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口服非那雄胺、外涂2%或5%米諾地爾、富含血小板的自體血漿注射治療、微針治療、低能量激光照射,對于頭發完全脫落的區域,如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可進行毛發移植等。但多數治療效果不明顯,復診患者眾多。nnA型肉毒桿菌毒素(BTA)是一種高效的神經毒素,可選擇性地阻止神經肌肉連接處乙酰膽堿的釋放,已廣泛用于各種皮膚病的治療,并在國內外開始用于雄激素性脫發的治療。雙氫睪酮(DHT)誘導真皮乳頭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1 (TGF-β1)產生,抑制濾泡上皮細胞細胞生長。Uri Shon等對18名男性雄激素性脫發患者頭皮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每4周一次,共24周。每次治療期間,在脫發頭皮的20個不同部位注射總共30個單位的BTX,并發現BTX可以成功地消除了DHT誘導的DPC分泌TGF-β1,從而控制雄激素性脫發的發展[1]。Sehdev Singh等用肉毒桿菌毒素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發患者共10例。在頭皮30個部位,每個部位注射5u肉毒桿菌毒素,24周后, 10例患者中有7例反應良好至優異。2例反應尚可,1例反應較差[2]。nn國內的解放軍海南總院皮膚科已開展該治療項目,對63例雄激素脫發患者進行肉毒桿菌毒素(BTA)注射治療,其中30例患者只接受BTA注射治療,另外33例患者同時接受BTA注射治療及口服非那雄胺(FNS)治療。BTA組AGA患者(n = 30)接受BTA注射液,BTA+FNS組(n = 33) AGA患者接受BTA注射液聯合口服 關鍵字標籤:肉毒價格 |
|
![]() |